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 > 初中 > 初一人教版课标本语文上册课本插图

0 0 0 0 0 0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风筝教学实录插图

课本朗读:

灰色天空中那飞也飞不高的风筝
——《风筝》教学实录
作者:遂昌二中 周海红
  
  引领者:遂昌二中 周海红班级:二中七(4) 11月16日 预习时间30分钟

  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我这样浅薄的人要读懂读透本来就是一个堡垒。趁着唐老师的风筝热潮,我也凑了凑热闹。原先,心中也有一幅上好《风筝》的蓝图,但因为这样那种的什么理由和原因,那天也就这么去上了。上完之后,我的心犹如那灰色天空中,飞也飞不高的风筝,飞不起来,只是堕着,沉重着。其实每次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心情都是沉重的,甚至也想学一学,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不知道便无悲哀,不去读便无另样的心情。

  鲁迅先生的时代,鲁迅先生的思想。鲁迅先生的风筝毕竟离我们的学生有些久远,而“灰色天空”中的风筝总比不上如今“晴朗天空”中飞得高高的风筝可爱!下一次上这课,我想我会尝试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或从亲情的角度去上这一课,让那风筝飞起来!带上快乐因子飞起来!

  感谢唐老师的帮助!感谢唐老师给我的《风筝》做的听课笔记!

  一、课引:唤醒同学们关于风筝的体验。

  1、师:同学们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吗?放风筝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1:希望自己的风筝飞得高,飞得越高越好,最好比别人都高。

  生2:放高了才高兴。

  生3:放不高就不高兴。

  师:是啊,放风筝的时候好像心也和风筝一起飞翔呢。

  2、家长对你们放风筝是怎样的态度呢?

  生1:支持我放。做完作业,放松一下心情。

  生2:帮我放。

  生3:我爸妈也像小孩子一样和我一起放。

  生4:我爸和我一起放风筝,而且我们放的风筝不是买的,而是我爸做的。

  师:我也放过风筝。我们中国有这么一个传统的说法,是说在春天里放风筝可以放掉一年的晦气。心情也和风筝一样放飞了。爸爸妈妈和你们一起放风筝,很幸福。

  二、初步感受课文

  3、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有什么感觉?

  生1:对鲁迅先生很失望,他怎么不喜欢风筝,也从没放过风筝。

  生2:鲁迅先生很固执。

  师:他怎么固执?

  生2:因为他有意的破坏了弟弟的风筝。

  生3:鲁迅先生思想不对,他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意。

  4、师:是不是一直这么认为的,后来他又是怎么看的?

  生1:知错想改了。

  师:他怎么想到了改?

  生1:他看到了外国的一本讲论儿童的书,知道了玩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5、师:知错就改,怎么改?

  生1:他想了一个办法,送小兄弟风筝,和他一起放风筝,可是不行。他们都是有胡子了(都老了)。他又想了一个办法,求请弟弟宽恕,可是弟弟说不记得了。

  6、师:这时候鲁迅先生的心情怎样?

  生1:沉重,悲哀

  师:他想改,但没有机会了,他的心也就一直沉重着。

  生2:鲁迅先生好像是事后诸葛亮,先是不给玩的,看了书后知道了原来是这样。(“事后诸亮”这个词语怎么用要及时给学生矫正一下)

  师:但他是有悔改之意的,比不知悔改要好吧。

  生3:这是鲁迅先生自我反省的文章。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鲁迅先生的自我反省?

  生4:鲁迅先生在北京异地的空中看到远处的一二风筝浮动,便觉得惊异和悲哀。

  师:看来这篇课文我们同学自己已经能读懂好多了。下面打开课文,我们起来好好研读一下。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

  三、深入研读课文

  7、师:这篇课文在朗读的时候感情基调应该是怎么样的?

  生1:沉重

  生2:高兴

  师:是吗?应该用怎么的基调呢?

  生齐:应该是沉重,悲哀的。

  生齐读后师正音“倘”

  8、师:刚才的朗读同学们觉得满意吗?

  生齐:不太满意

  师:请把文中你认为能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生1:“我不幸偶而看了……”

  师:“不幸”怎么理解?

  生2:看了书之后知道自己错了,于是心灵受到了惩罚,所以说“不幸”。

  师:他受到了良心的遣责,受到了惩罚。

  师:(示范读这个句子)速度慢一点,“不幸”两个字重一点。

  生齐读(效果较好)

  9、师:这一刻,他知道自己错了,想起了以前的往事,那精神虐杀的一幕,是怎么样的?

  生1:“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

  师:怎么读?

  生2:(朗读上面的句子)

  师:(作者做这一连串的动作时是很愤怒的,我们要读出来。还要强调这三个动词以突出其粗暴、无礼。)

  生齐读

  10、师:想像一下你是鲁迅先生,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生1:高兴,爽

  师:他这个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生1:发泄

  师:干嘛要发泄?

  生3:因为弟弟骗了他,他感到很愤怒。

  11、师:如果你是小兄弟你会怎么样?(这样问容易让学生离开文本泛说,而这泛说对理解文本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削弱对文本的理解)

  生4:我会很生气。

  生5:做个二三十个风筝气死他。

  生6:如果我是小兄弟我只能是逆来顺受的。

  师:受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他也只能这样。

  12、师:文中的小兄弟怎么样?

  生1:“惊惶”、“失了色瑟缩着”“绝望”

  师:感受一下哥哥推门进来,我的恐惧。

  (生表演)

  师:有没有冲上去……

  生2:没有。他很绝望。

  师:他绝望什么?

  生2:绝望于哥哥的粗暴。

  生3:绝望于哥哥……

  生4……

  师:绝望的结果是再也不可能有下次了,在哥哥的暴怒之下,心中的梦想破灭了。

  13、师:中年以后我知道自己错了,我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1:想送他风筝。

  师:送成了吗?

  生1:没有,又想了一个办法。讨他宽恕。

  师:是啊,我是真心改过的,第二个办法有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去实现呢?

  生1:小兄弟说不记得了……

  生2:他肯定是忘了。

  生3:他故意说忘了,他原谅了哥哥。

  师:你的意思是说他们兄弟间的亲情。手足情让他宽容了哥哥。

  生4:那“惊异地笑”也有可能是奸笑,其实他记得的。(也是一种无言的报复)。

  生5:也是一种苦笑吧。(梦破了都多年了,还提他干什么)

  14、师:这个结局对于鲁迅先生来说是好还是坏?

  生1:坏。他才会在北京的空中看到浮动的风筝顿感惊异和悲哀。

  师:是啊,他觉得无法补过了,便只得一直沉重着。

  第二课时

  1、师:风筝的故事是哥哥和弟弟的故事,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故事,它发生在鲁迅生活的年代,写于1925年。回顾上节课,总结哥哥和弟弟的性格特点。

  生:哥哥:粗暴严厉专制知错就改会自我反省

  弟弟:聪明胆小听话麻木

  2、师:因为这样的一对兄弟而发生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原因就是两人的身份一个是哥哥,一个是弟弟,封建社会的封建秩序是不可违抗的啊,兄权对于弟弟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试想一下,当时社会中,其他兄弟的情况一般是怎样的?

  生:也是兄权在上。

  师:父子呢?

  生:父权在上。

  师:夫妻呢?

  生:夫权在上。

  师:族长和村民呢?地主和农民呢?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呢?上层和下层呢?

  生齐:族长在上地主在上统治者在上上层在上

  3、师: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啊?

  生:黑暗逼迫欺压服从忍受被统治被欺压

  师:在黑暗、逼迫、欺压的社会状况下,服从着、忍受着、压迫着,已然让人悲哀、沉重,但文中这个弟弟形象对服从、忍受、被虐杀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4、师:那么,你们此时此刻有何感受?

  生:悲哀啊!

  他太麻木了。

  真恨啊!

  5、师:那么,鲁迅先生作为曾经的虐杀者,他的心情怎样?

  生:他的心只得沉重着。以前不知道还好,知道了更难受。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生读

  6、师:从最后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读出了鲁迅的悲哀。

  生:读出了鲁迅沉重的心情。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他不想看到风筝,看不到风筝也许就没有痛苦的回忆了。整个社会状况是黑暗的,所以像严冬,有寒微和冷气。

  师:同学们的解读很深刻。风筝是报春的使者,可是春光时节竞无春,春光季节竞是冬。那灰色的天空中没飞起来的只是弟弟的风筝吗?鲁迅先生的作品,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很值得深入品读。这篇文章是我们进入初中阶段读的第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以后还要学到更多。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更多关注他的作品。
 
  抚摩失落的生命尊严——《风筝》教学实录
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王开东
  
  《风筝》是我很喜欢的一篇作品,我一直想诠释它,我想借此引导学生探究鲁迅深沉博大的思想,获得丰厚的人生教益。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能否上成功,取决于学生对鲁迅思想的了解。因此,在上课之前,我简单梳理了一下鲁迅的核心思想,作为同学们研究学习的蓝本。
  一、走近鲁迅——牵住那一根线
  1、关于“人”的问题。
  鲁迅始终抓住“人”这个轴心,他最关心的是“人”的地位与真实处境。在《灯下漫笔》中,先生尖锐地揭示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中国人向来就没有挣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就是“暂时做稳奴隶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把人当作人,还是使人成为奴隶”,是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标准和尺度。鲁迅总是警惕某个思想的原始教义,是促进人自身的解放,还是助长人的奴化。可以说,对人独立精神的渴望,对人被奴化的危险的警惕,构成鲁迅思想的两个基本侧面。
  2、关于主奴一体化。
  鲁迅认为:中国国民的恶劣性在于主奴相通,“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做主子时以一切别人为奴才,则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鲁迅常常困惑过去共同反对奴隶制的战友,如今俨然以“权威”自居,压制起年轻人来了。他引用《论理学的根本问题》中的一段话:“凡是人主,也容易变成奴隶,因为他一面既承认可做主人,一面就当然承认可做奴隶,所以,威力一坠,就死心塌地,俯首帖耳于新主人之前了。”“既要当主子,奴役别人;又要当奴,被别人奴役。”这就是中国人的奴性,但奴性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和他的主子性合在一起的。阿Q在赵太爷面前是奴才,但在小尼姑面前还是要做主子的。“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奴性十足。”中国主奴的迅速转化,关键在于一个权字——有权就是主子,没权就是奴才。
  3、关于话语霸权。
  在权力结构之下,中国出现三种类型的人——主子、奴才、奴隶。但这三者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权力中心就是真理中心,权力中话语就成了语言的霸权。在中国,“皇帝所诛者,逆也;官兵所剿者,匪也;刽子手所杀者,犯也。”鲁迅说:“中国没有真正的逆、匪、犯,所有的称谓都取决于权力者的意志。”《狂人日记》中有一句话,“总之,你就不能说话,你一说你就错。”语言霸权在中国最极端的形态就是指鹿为马。
  4、关于中国人的健忘。
  健忘的原因有几个:一个是权力压制;一个是精神胜利(阿Q精神);一个是精神奴役。在《坟》中的《春末闲谈》中鲁迅讲到了细腰蜂,它用毒针,向小虫身上一戳,小虫麻木不动了,但还活着,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细腰蜂便慢慢一口口不慌不忙地吃掉它。细腰蜂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有麻醉剂。鲁迅说,细腰蜂解决了历代统治者最大的难题,因为统治者都要别人做牛做马,但人们一做事情便有思想、便要反抗,最好是既能当奴隶,又没有思想,或者说保存运动神经,却没有感觉神经,细腰蜂正起了这个作用。
  5、关于鲁迅式的无路可走。
  鲁迅的“无路可走”很大程度上就是绝望,而绝望其实就是看透了。鲁迅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的奴隶化的密切关联感到绝望之后,又几乎以同样的理由粉碎了西方文化的种种神话。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民主确有积极的一面,但对物质与科学理性的过分崇拜,将导致人的内面精神的丧失,使人沦为物质的奴隶。而当人们把民主变成众数崇拜时,必“借众以凌寡,托言众治,压制尤烈于暴君”从而形成“以独制众者古,以众虐独者今”的历史循环。鲁迅继空间上否定希望之后,又从时间的角度否定了未来。先生说,“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所以,未来的黄金世界,仍然有矛盾,冲突,斗争,仍然要流血,有奴役、有杀伐。所以,鲁迅说,从来就没有至善至美,极境就是绝境。鲁迅还粉碎了“过去”的种种神话。比如,鲁迅先生有一篇《死后》,写人死了,但什么都来了,生意都做到棺材里,他借此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是人事灾难的结束,而是更大痛苦与荒谬的继续。鲁迅堵住了一切精神的避难所。无路可走很多时候表现为两难选择。
  二、走进《风筝》——解剖这一个风筝!
  师:《风筝》是鲁迅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多年来它像风筝一样飘扬在思想的天空,给人们无限的启发和深思。下面请一个同学友情朗读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感悟。
  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一评。
  生:读得不错,但还可以更好一些,我说的是情感处理上。
  师:好,具体说一说。
  生:比如,前面要读出初见风筝的惊异,沉静在故乡春天美梦里的迷醉,还有后来禁止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得意,醒悟之后的悲哀,最后,躲避到现实中的茫然无措,都要诠释出来。
  师:“前面、还有、最后”思路清晰,说得不错,你找一段来尝试一下,给我们做一个示范。
  生:好,我读鲁迅精神虐杀的那一段。(生读)
  师:(掌声)同学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可以说,你把自己融入了作品,读出了作者由愤怒到得胜的感情,读出了自己的体悟。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做好评论的准备。
  生:我有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比如,鲁迅用两个季节来写自己的心情。现实中冬季的肃杀,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所以,当作者看到天上的风筝,马上就随着风筝的丝线,被拉到故乡的温暖和春光里去。可是,回忆并不让人欣喜,反而激起了作者精神虐杀弟弟的忏悔,于是,作者反而要躲到严冬里去,可是——可是严冬却正给我很多寒威和冷气。
  生:我觉得这个应该是鲁迅思想中的“无路可走”的体现。“我暂时”沉浸到故乡的春光里去,但“精神虐杀”让“我”忏悔,于是竟然要躲到严冬里去。这个反常可见“我”忏悔之深。但现实中严冬给我的“寒威和冷气”,似乎说明现实中这样的精神虐杀无处不在!
  师:说的不错,回忆中有精神虐杀,现实中有社会虐杀。作者在两个季节里游走,可是最终又无路可走,这是一个两难境地,鲁迅对生活的认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比如祥林嫂魂灵的有无,比如《记念刘和珍君》的“记”与“不记”,比如鲁迅对青年的热望和绝望。
  生:我也谈感悟。我觉得应该看到文章中的对比,比如刚才现实的冬天和回忆中的春天对比。其中还有异地和故乡的对比。然后,就是弟弟和哥哥的对比。
  师:什么时候的弟弟和哥哥对比?
  生:小时候的弟弟和哥哥有对比,长大后的弟弟和哥哥也有对比。
  生:因为作者写的是两个时段的弟弟和哥哥,所以,我觉得弟弟自身也在对比,哥哥自身也在对比。
  师:说的好,再具体一点。如果说,哥哥是一个精神虐杀者,那么,弟弟就是一个——
  生:弟弟就是一个受虐者。就是说,我们还可以把两兄弟的对比,看成是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对比。
  生:我觉得这里有问题。作者没有必要把这件小事扩大化,甚至把它提高到精神虐杀的层面,我觉得好象有点小题大做。因为这是兄弟两个人的事,而且哥哥是为了弟弟好。
  师:你认为是小题大做,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见解。
  生:我把它看成是“以小见大”。作者表面上好象只是写个人的恩怨得失,甚至是良心发现,其实不然,它正是通过具体、形象、真实的事件,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
  师:反映什么重大的社会问题?
  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精神虐杀问题,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我开始也觉得是小题大做,后来又想,或许正是类似我们这种对精神虐杀的熟视无睹,才促使作者要小题大做呢!
  师:分析得好,分歧就在这里,我们不妨通过这个话题深入进去,看看作者怎样写精神虐杀?为什么要写精神虐杀?作者发掘精神虐杀的社会意义又是什么?
  生:通过对比来写精神虐杀。小兄弟最喜欢放风筝,而我认为这是笑柄,可鄙的。因为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意,大人和小孩之间总是有代沟!
  师:呵呵,其实这两个人年龄相差还不到十岁,不过,由于作者的老成,这里确实有一个成人思维和孩子思维的问题。前天,我儿子要我带他到森林公园去,我说:“到森林公园有什么用?”儿子说:“好玩!”我思考这两句话发现:成人思维常常是“有用没有用”,孩子的思维却是“好玩不好玩”。“有用没用”关注功利性,是“物欲”的问题;孩子的“好玩不好玩”关注自然性,是人的“天性”问题。比如《射雕》中的郭靖,就比《神雕》中郭靖有趣得多,贾宝玉认为小女孩子都是水做的骨肉,都是宝珠,但结了婚(就是成年了),就变成了死鱼眼珠,道理就在这里。甚至鲁迅自己也是这样,百草园里贪玩破坏的鲁迅,和双喜偷罗汉豆的鲁迅,和润土捉鸟的鲁迅,到现在成了精神虐杀小兄弟的鲁迅。好,还是让我们回到文本,看看小兄弟天性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生:、小兄弟“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一个静的神态,两个动的细节,就淋漓尽致的写出了他对游戏的浓厚兴趣。
  生:不仅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我”推开门,果然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这个情景让我们看到小兄弟工作很专注,很细心,而且擅长钻研,非常有创造性。
  师:呵呵,没有枪,没有炮,“我”就自己造!小兄弟真是一个努力创造的好孩子。
  生:还有,“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似乎正需要一些活动来改变一下身体状况,说不定这个孩子的病态,正是作者管束的结果呢!所以,我觉得作者很残忍,完全可以看成是精神虐杀。
  师:可是,作者是为了让小兄弟有出息啊?
  生:我认为作者的“出息”观有问题。他认为“出息“就是挣大钱、做高官、成大名,总之,就是要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师:你认为鲁迅也这样恶俗?
  生:不是恶俗,而是生活所迫,或者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师:能不能结合鲁迅思想,深入探讨。比如鲁迅的身世。
  生:我觉得鲁迅既是一个施虐者,也是一个受虐者。生活中他饱受冷眼和嘲弄,然后,就很自然地去虐杀别人。
  师:有道理,鲁迅经历了祖父入狱、父亲病死、亲人变脸的炼狱,家道中落让他彻底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在当铺和药店之间游走,更让鲁迅尝尽了冷眼和嘲弄。鲁迅确实是一个“受虐者”,正因为受虐,所以,他才迫切的希望弟弟要出息,所以,才精神虐杀弟弟。
  生:我不同意老师的观点,因为这种解释把鲁迅虐杀中的“丑恶”美化了,而鲁迅恰恰是要解剖自己灵魂中的“恶”,这种“恶”甚至就是前面的“主奴一体”。在别人面前做惯了低声下气的奴才,也要在更弱者面前充当一回“主子”。
  师:呵呵,赞成同学们的观点,就让鲁迅做一回恶人吧!鲁迅曾说过:“我的确时时在解剖别人,但我常常更无情的解剖自己。”现在我们来看看精神虐杀的具体经过,然后,分析鲁迅所说的两个解剖。
  生:先写小兄弟看见“我”的惶遽心理。而“我”俨然是一个粗暴的封建家长,折、掷、踏之后,傲然走出,穷形尽相,栩栩如生。
  生:还有,“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这个“我”只关心自己的权威有没有得到维护,至于小兄弟的绝望,我没有留心,也不会去留心。
  师:可以说,鲁迅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刚才有个同学说,哥哥主观上为了小兄弟好,不许他放风筝,这究竟算不算一种虐杀?
  生:应该是虐杀,而且作者对自己的虐杀还进行了解剖。
  师:怎么解剖?
  生:观念落后,作者认为放风筝没出息。
  师:呵呵,中国式的出息观,完全是儒家的毒害。
  生:文中说“论年幼”,我赢得了当然的胜利。可见这是家长制思想,长兄为父,弟弟就该听我的。
  师:封建等级制的毒害。
  生:还有,从“气力”上来说,这是一种强者逻辑,是强者对弱小者的控制和支配。
  师:这就是鲁迅说的“权力中心即真理中心”,权力者掌握了话语权,说你坏你就坏,不坏也坏。
  生:教育观念落后——后来,作者读到“玩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才发现阻止孩子玩,就是对孩子的精神虐杀。
  师:现代知识的缺陷和封建思想的浓厚,应该是互相的。正因为这样,所以作者才理直气壮地虐杀弟弟。那么,长大之后呢?
  生:当“我”重提旧事,小兄弟说“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的笑着说,就好象旁听着别人的故事。”这地方,人物着墨不多,但却写出了各自的心理与性格。
  师:什么心理和性格?生:哥哥能够深刻反省自己,勇敢地解剖自己,然而,弟弟却早已经淡忘。
  师:鲁迅严厉地解剖自己,因为他对精神虐杀弟弟的一幕,有了一种灵魂的罪感,并且深切的忏悔。但同时,鲁迅也在解剖弟弟,因为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自己被虐杀,反而把兄长的粗暴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就木然地接受惩罚;然后,忘得一干二净。
  生: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应该也是虐杀者肆无忌惮的原因之一。比如陈独秀的麻木退让,使得蒋介石大胆妄为,以致大肆屠杀。《五人墓碑记》中的几个英雄“发奋一击,却能使大阉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促发。”
  生:弟弟的麻木,除了自己认为理亏之外,还有哥哥强权的压制,还有可能就是弟弟自己的精神麻醉。这是鲁迅所论述的中国人为什么健忘的几个原因,我认为小兄弟是兼而有之。
  师:呵呵,分析得好。确实,鲁迅对小兄弟的解剖是很有深意的,先生痛感国人麻木不仁,因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么,因为小兄弟的完全忘记,导致自己口头上的道歉,行为上陪弟弟放风筝的愿望都无从实现,心里的大石头要一直坠下去,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生:(没有人主动回答)
  师:我们可以从鲁迅这样做的动机,小兄弟如果接受道歉的结果等方面来考虑。
  生:鲁迅的动机是“讨他的宽恕”。这个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鲁迅忏悔之深,另一方面是自我麻醉。
  师:忏悔之深,我们早有说法。自我麻醉怎么解?
  生:因为精神虐杀的伤害已经造成,原谅只是形式上的东西,于事无补。如果小兄弟原谅了“我”,也就是受虐者原谅了施虐者,那么,只能让施虐者心头的石头落地,而对受虐者来说,几乎没有价值也没有。
  师:呵呵,很有道理,就是说,哪怕弟弟原谅了自己,但这注定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施虐者的心灵还是没有办法得到救赎!因为那个风筝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是吗?
  生:对。鲁迅这样写,还要堵住自己阿Q式的精神麻醉,堵住自己的灵魂逃避,鲁迅重又回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因为,大石头仍然坠着,只有面对。
  生:我来补充一下,这个“只有面对”,是不是还暗含着现在仍然是一个精神虐杀的时代,每个人都逃脱不掉,所以,只有面对。
  师:说得好,每个人都在虐杀,但同时也被别人虐杀。所以,这个忏悔注定没有办法实现,因为人就是江湖,江湖就是人。在这里作者把个体的精神虐杀,放到社会大背景中来,使得批判更有力量。
  生:老师,因为主奴的一体,我们能不能说,在某种层面上,鲁迅和小兄弟也是一体的。因为我在小兄弟的身上,似乎看到了鲁迅被虐杀的情景。
  师:呵呵,有道理。我想起了一首诗。好象是臧克家的《三代人》:“孩子在土里,玩耍。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写的是三代人,其实就是一代农民的写照,今天在土里玩耍的孩子,有一天就会在土里流汗,有一天也会在土里葬埋。这里的鲁迅和小兄弟,当然也可作如是观。通过《风筝》,同学们对鲁迅的思想,已经有所了解。对于鲁迅的写作风格,我还想听听同学们的看法。
  生: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忧愤深广,我十分认同。“忧愤深广”概括了鲁迅文章的四个方面,可谓不刊之论。
  生:我觉得鲁迅的文风和杜甫特别相似,也是沉郁顿挫。
  师:有意思,说来听听。
  生:我就感觉到这两个人都忧国忧民,下笔沉雄浑厚,而且都特别苦大仇深的!
  生:(学生大笑)
  师:说得很好!鲁迅的文章寄托深远,沉郁顿挫,充满曲折。拿《风筝》来说,先由冬季肃杀苍凉的心境,转入故乡春天季节风筝的温馨,这回忆是美好的,但“惊异”未及细尝,“悲哀”就袭上心头,这是一折。哥哥精神虐杀弟弟,“我”当时得意,也并不放在心上,但时隔多年,竟然感到分量,压迫自己的心,这又是一折。为了补救,“我”设想种种方式,以为可以得到宽恕,也认为能得到宽恕,从此宽心,结果却于事无补,这又是一折。回忆中感到重压,于是逃回到现实,但现实寒威和冷气使心头的重压更加厉害,这又是一折。鲁迅就是用这样的沉郁顿挫、忧愤深广的笔调,始终关注着“人”,警惕抨击一切奴化人的行为,倡导“人之为人”的自由精神!只有真正走进鲁迅,你才能感受到先生思想的深邃和博大,只有真正走进鲁迅,你才能感受到先生犀利背后的温情和绝望!可以说,只要你了解他,你就会钟爱他,就会把他作为人生的向导和精神的路标!
  三、走进心灵——放飞风筝
  师: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鲁迅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认识价值,我们现在不妨放飞风筝,来谈谈“精神虐杀”这个话题,你们认为生活中,那些行为是精神虐杀?
  生:隐私权被侵犯。
  生:对民工的歧视和排斥。
  师:眼睛能看到地底下,好。
  生:公务员报考限定身高,我觉得也算精神虐杀。
  师:一切的不平等,或是对“人”自由精神的抑制,都可以看成是精神虐杀。
  生:宣传舆论的偏向,使公众失去了知青权。
  师:呵呵,这就是话语霸权。想一想,社会上还有哪些在爱的名义下的精神虐杀?
  生:为了子女的终身幸福,父母包办子女的婚姻。
  生:送温暖的时候,让“被温暖者”者抛头露面地宣传。
  ……
  师:说的很好。想一想,你们精神有没有被虐杀过?
  生:父母设计好人生道路,让我去走。我觉得这是对我的精神虐杀。
  师:因为父母的设计,让你失去了自由地赋予自己生命意义的权利。
  生:应试教育挤占了我们的青春和快乐,让我们的回忆成了灰色,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虐杀。
  师:呵呵,金色的童年变成了灰色的梦魇,火热的青春化为单调的数据。应试教育虐杀人啊!
  生:班主任公布我们的成绩排名,老师不断请家长,我认为也是恐吓。因为那让人感到羞愧,感到巨大的精神负担,甚至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师:呵呵,我会帮同学们转告的,希望他们注意方法。任何人都不能再精神虐杀了,哪怕是以爱的名义。懂得了精神虐杀决不是目的,我们还要保护自己的精神不受侵犯。那么,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持思想的明亮?如何高扬精神的大旗?如何维护思想的自由?如何促使生命的舒展?这节课结束了,但这个重要的命题,永远不会结束,需要同学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回答。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同学们再见!
  生:王老师,再见!

   ※ 相关链接:
给思想求深度:评开东的《风筝》教学
 
  《风筝》课例一
作者:遂昌二中 陈军梅
  
  说实话,对风筝有一种惧怕感,或许是因为鲁迅的深刻,怕因自己的肤浅而不能理解他的深刻,以至让学生在学完后因迷惘而一无所得,误人子弟的罪名自己是无法承担的。所以在初一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采用了“灌”的方法,把教参上要求的内容一股脑儿的全倒给了学生,看得出来,学生除了迷惘就是不解,可我没有办法。因为心理的惧怕感,先生在我脑中完全僵化了,现在想来真是可笑。

  因为这次的失败,一说起《风筝》,我连连摇头,这文章很难的,鲁迅文中深刻的思想让初一的学生怎么能懂呢?和我持同样意见的老师也不少,或许大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把鲁迅的思想传达给初一的学生,所以怎一个“难”字了得。

  重提《风筝》是因为毛卫华老师和陈莉老师要到省市上公开课,《风筝》的大讨论也由此开始了。关于课堂主题的呈现,作者自己是为了揭示国民的麻木性;这一点应该是清楚的。陈莉老师把他定位在对先生自省意识的理解;关于国民的麻木性,我的课堂已经失败了,由此我认定这是很难实现的,听完了陈莉老师的课后,我发现要学生读出先生的自省意识也是很困难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主题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呢?和徐伟莲老师的一次谈话提醒了我,《风筝》所处的单元是以“爱、亲情”为主题的单元,那编者的用意是不是也就是要我们引领着学生从文本中读出“爱和亲情”就够了呢!于是我开始重新确立主题,就把“爱和亲情”当作本文的课堂主题,什么麻木、自省、悲哀全都一边去。为了突出这样的主题,我有意识的把文中的一些内容丢弃了。设计了如下的教案:

  一、导入

  放过风筝吗?看到天上飞翔的五颜六色的风筝时,心情怎样?(生答)

  看来同学们对于风筝的记忆都是美好的,愉快的,可是鲁迅先生对于风筝的记忆和我们同学却截然不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板书《风筝》)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A、划出你认为本文中比较重要的词语

  B、划出鲁迅先生对于风筝的记忆和我们不一样的情感的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

  A、“风筝飞翔,我心飞翔,这是我们同学看到风筝的共同感受,但是鲁迅先生呢?他在异乡的天空看到风筝,涌上他心头的是什么呢?

  B、“先生‘惊异”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能说说你的理解吗?那么“悲哀”呢,这种情绪好象有点不合常理啊,我们看到风筝,联想到的是快乐,他怎么会是悲哀呢?

  3、研读课文

  原来是他小时候踩坏了弟弟的风筝,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件事

  A、小时候鲁迅自己喜欢风筝吗?为什么?

  B、弟弟喜欢风筝吗?从哪里看出来?

  C、弟弟为什么要背着哥哥做风筝?风筝被哥哥踩坏后,弟弟的神态怎样,如果你用语言来表达,你猜弟弟会怎么说?

  D、哥哥踩坏弟弟的风筝时会怎么说?

  E、你能站在哥哥的角度上说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F、你认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哥哥

  4、对比分析

  A、三十年后,当先生再次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还觉的愤怒吗?他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

  B、这个时候你感觉这又是一位什么样的哥哥呢?

  C、三十年后,当哥哥还在为年少无知时犯下的那个错误而耿耿于怀,希望补过时,弟弟呢?他是怎么对待那件事的?

  D、你能说说,哥哥当年犯错,现在悔过,弟弟全然忘却的原因吗?

  三、小结:是爱让哥哥对弟弟严格要求,希望弟弟有出息以致毁坏了弟弟的风筝,同样是爱

  弟弟接受了哥哥的行为。

  本来是为“爱和亲情”设计出的这个教案,但是我看着看着就觉得按照这样的思路也能和学生一起讨论作者写作的主题——批判国人的麻木性,为国人的麻木而悲哀。“爱”和“悲哀”在我的脑中交替,我开始害怕如果真开始上的话,会不会变成四不象呢?既归结不出爱也得不出悲哀的原因。但是害怕归害怕,文字的教案还是应该在课堂上实施后才知道有没有效果。我只好带着脚踩西瓜皮走到哪算到哪的想法,惴惴不安的走进了七年纪7班的教室。在唐老师和刘小英老师的辛苦下,她们把我的课整理如下:

  引领者:陈军梅  遂昌二中 七(7)班  (借班)点评:唐红辉

  一、课引:唤醒学生对风筝的直接体验

  1、师: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看到天上五颜六色的风筝有什么感受呢?

  生杂:很高兴,很快乐,想和风筝一起飞。

  师:总之,同学们看到风筝的感受是愉快的,可是有一个人看到风筝,涌起的感觉却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翻开课文风筝,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原因。

  二、感知课文、学习词语

  1、请同学们自由的把课文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做两件事:画出鲁迅先生和我们不一样感受的词语;画出你认为重要的或者是你不会读的或者是你不懂的词语。

  2、划出你觉得重要的词语,或你觉得不会读不会写的生字是哪些?读完后自由写到黑板上去。在生字词下加点。不懂的词语打问号。

  (生自由读书,5分钟后六七个学生自由到黑板上写生字词。有以下这些生字词,老师重点给加点字正音。)

  瑟缩  发见  苦心孤诣  嫌恶  憔悴  肃杀?  丫杈 

  师:“肃杀”是什么意思?

  生1:很冷

  师:联系课文句子理解。

  生2:形容秋冬天气寒冷。

  师:这位同学能很快的查字典解决生字词很好啊。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让学生先在语境中猜读,然后再查字典。)

  三、把握情感基调

  3、师:刚才大家通过主动的努力,把自己不会地学会了,很好。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下中年的鲁迅看到放风筝时的感受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生1:嫌恶

  师:那是他小时候的感受。那中年以后呢?(他在北京的空中看到风筝的感受是怎样的?这样问学生就不会误答了。)

  生2:惊异和悲哀

  4、师:他看到风筝为什么“惊异”?谁能告诉我?

  生1:因为做了对不起弟弟的事。

  师:那是因为弟弟的原因。

  生2:因为弟弟很喜欢风筝,而我又不许他放,看到风筝感到惊异

  生3:在北京的冬季看到风筝

  师:故乡的风筝是在春二月时放的,而北京在冬季就放风筝了,感到惊异。(好的,这个问题我们先谈到这里)

  5、师:那么“悲哀”从何而来呢?

  生1:小兄弟向往风筝,而我却不许他放,将风筝折断了,扔在地上,后来知道了玩是儿童最正当的游戏。

  师:事情缘于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具体的事件是什么?

  生2:小时候踩坏了弟弟的风筝。

  6、师: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小时候这件事。课文应该在③④两段。弟弟喜欢风筝吗?哪些词语写出了弟弟是很喜欢风筝的,抓住词语说。

  生1:几乎、跳跃

  生2:呆看

  生3:小半日

  (可以将这几句话朗读一下)

  7、师:弟弟对风筝不只是喜欢,而且是入迷了。那么我喜欢风筝吗?

  生齐:不喜欢。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1:我不但不爱,而且嫌恶。

  师:“嫌恶”是什么意思?

  生2:讨厌,厌恶

  师:他为什么嫌恶风筝?

  生3:他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玩的。

  师:在我看来,有出息的孩子应该做什么?

  生4:爱学习,有知识

  生5:将读书和玩乐相结合才好。

  生6: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师:做风筝不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结合的吗?

  生6:读书和玩乐要两不误

  生7:半天读书,半天玩。

  师:这是小时候鲁迅的想法吗?

  生:不是,

  师:这对中年以后的鲁迅来说就合适了。小时候的鲁迅则认为玩风筝是不是有出息孩子该做的事呢?

  生齐:不是。

  8、师: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应该去做有意义的事。所以他发现弟弟做风筝时,他是怎么做的?

  生1:毫不犹豫的踩破了。(可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他抓断了风筝的翅骨,踏扁了风筝。做这件事时他的神态是怎样的?

  生齐:愤怒的。

  师:你对“愤怒”是怎么理解的?

  生2:哥哥你这样弄坏了我的风筝,……

  师:哦,你用了情景式来回答,很好,那现在我们换一种说法:想像下哥哥在踩风筝的时候边踩会边怎么说?(学生的回答提醒了老师,置身情境中是理解“愤怒”最好的方法呀,于是老师改变了问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师生的主体间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二者常可以相互启发,却无法替代”,邱才妹老师如是说。)

  生3:你背着我做这样的事,气死我了。

  生4:你这个没出息的孩子,不好好读书,竟在这里做这玩意。

  师:是啊,哥哥对弟弟是满怀希望的,希望弟弟有出息,可弟弟竟背着他做风筝。他很愤怒。应该说他当时是为弟弟好。这种愤怒你能理解吗?有时我们爸爸妈妈也会因我们的什么事生气,甚至打我们,其实也是为我们好,你们能理解吗?

  9、师:哥哥推门而入,粗暴地将风筝踩扁,弟弟的神态是怎么样的?

  生杂:惊惶、失了色瑟缩着、绝望

  师:此时站在弟弟的角度,弟弟会怎么说?用合适的表情,语气说说看。

  师:哥哥你真坏,为什么踩坏我的风筝?(口气很愤怒)是不是这样?(这个问题对于理解文章深刻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假如学生不能结合文本情境而只是不着边际的说,这个问题就没有价值了,所以老师很有必要作这样的引导。)

  生杂:不是

  生1:你为什么弄坏我的风筝?

  生2:下次不敢放了。、

  生:哥哥,对不起,我再也不敢了。

  师:我知道错了。

  生3:我已入迷了,让我做一次吧。

  师:祈求哥哥。

  生4:今后我一定好好读书,再也不敢做了。

  师:弟弟的反抗有没有。

  生杂:没有

  师:祈求有没有?(学生思考)

  生5:他以后想也不敢想了。

  师:没有乞求,更没有反抗,弟弟知错了。哥哥认为自己做对了,得到了完全的胜利,而留给弟弟的是绝望。做风筝这种想法被哥哥给……我们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说。

  生6:肃杀

  师:应该是……

  生杂:是“虐杀“

  10、师:弟弟知错了,哥哥自以为正确的得到了完全的胜利,那么这件事到底谁对谁错呢?二十年后再来看一下风筝之事,他还愤怒吗?

  生1:是悲哀,他知错了。

  生2:是懊悔

  师:谁告诉他的?他怎么知道错了?书上哪个句子?

  生齐:“游戏是儿童……”

  师:看到一本外国的书,知道自己错了。他便想起了自己做的那件事是对弟弟的精神虐杀。

  所以他想补过,设想了哪两种补过的方法,可能实现吗、

  生3:送他风筝和他一起放风筝。

  师:可能吗?

  生齐:不可能。

  师:是啊,不可能了,因为我们都已经人到中年了,那第二种办法呢?

  生4:请求他宽恕。

  师:行吗?

  生4:不行,弟弟说忘了。

  师:哥哥知道自己做错了,总是想着补过,弟弟却已经不记得了。

  11、师:哥哥其实是希望弟弟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件事的?

  生1:希望他毫不怪他。

  师:是希望他记得这件事还是希望他忘了这件事呢?(老师非常机智的调整了焦距,问题指向更明确了,下面有价值的讨论才能顺利展开了。)

  生:希望他记得这件事。

  师:为什么希望弟弟记得呢?

  生2:非常惭愧,对不起弟弟,弟弟骂他打他,他也会舒服些。

  生3:弟弟说不记得了,他心里的石头就一直放不下。

  生4:如果他记得的话,他就能教育他的孩子。(天哪,这个孩子的思维启发了所有的人。当然包括老师。果然陈老师紧紧抓住了学生思维的亮点,为这堂课高难度的主题教学架设了很好的桥梁)

  师:(在玩这件事上)弟弟会用什么态度对待他的孩子呢?(这个球老师接得多漂亮啊!)

  生5:他不会让孩子玩了。(可追问为什么?因为他也从哥哥的行为里知道了,风筝是最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是笑柄,是可鄙的)

  师:如果他还记得又会怎样?

  生6:他就会让孩子玩

  师:是啊,他是多么希望弟弟能记得这件事,即便是记恨他,责怪他也没有关系。可是现在弟弟是全然忘却了,假如他以后又发现他的孩子做这样的事,他会怎样呢?

  生杂:不许他放。

  师:哥哥为了爱不让弟弟放风筝,二十年后知道自己错了,哥哥醒悟了,对哥哥来说弟弟醒悟了吗?

  生杂:没有

  师:哥哥的感受怎样?

  生:我的心一直沉着,沉着

  师:沉着可以换一个什么词呢?

  生7:难受,感到悲哀

  12、师:我悲哀的是什么呢?

  生1:因为我对不起弟弟,他却忘了,感到悲哀。

  师:为谁而悲哀?

  生2:为弟弟而悲哀,为弟弟的不醒悟而悲哀。

  生3:为弟弟的小时候感到悲哀。

  师:为弟弟小时候的没有反抗感到悲哀。

  生4:为小时候自己弄坏了风筝感到悲哀

  师:为幼时自己的无知感到悲哀。

  生5:没有正确理解“游戏是儿童……”而悲哀。

  生6:为小时候我把错误的观念传给了弟弟而悲哀。

  13、师: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这种认识是与生俱来的吗?是不是一生下来他就这么认为的呢?(有了上面的讨论,陈老师相引领学生们从文本中读出更多的东西来,我们的老师是很“贪”的,可这样的“贪”又何尝不是更多的给予呢?)

  生1:是大人教给他的

  生2:是父母教给他的。

  生3:也许从光玩而荒废了学业的人身上受到启发的。

  师:有这么些人光玩而没有处理好玩和学习的关系

  生4:是他看书知道的。

  师:(什么书?是中国的书还是外国的书?)书上的知识是怎么来的?

  生: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师:恩,书上的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一直传到我这里都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如果我不觉醒,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有多少孩子的天性被扼杀啊!这种错误的想法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在这样接受的,整个社会推而广之。不醒悟的是不是只有我弟弟呢?(整个社会都这么沉浸在错误的认识中,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生:不是,是全社会很多的人

  师:本文小故事却提示了一个大道理。为坚持错误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的人感到悲哀,还有很多人还没有觉悟,很多人还没有觉醒,只有鲁迅觉醒了。(写下了这篇文章,以唤醒他人)

  师:下面我们看课文。“……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读一读这个句子,感受一下,想一想,假如弟弟宽恕了他,他的心宽松得了吗?

  生杂:宽松不了

  师:所以在文章结尾他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把“四面”两个字划起来。这里的“四面”指的是什么?

  生杂:是整个社会

  师:“寒威和冷气”呢?

  生:指的也就是无尽的悲哀。

  师:我除了为弟弟悲哀,为自己悲哀外,他还为什么悲哀呢?

  生:为整个社会中不觉悟的人悲哀。

  师:我们每个家庭都有亲情,可有时我们会因为“爱”而做了一些伤害别人的事,(甚至是自己的亲人)。有时候我们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理解他们,虽然有时候他们也会想错,做错,但我们不能把错误的认识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要反思他们行为。我们的父母也很爱我们,(有时也会和我们产生矛盾),一方面我们要理解父母(因为爱是不需要理由的),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反思父母的行为。找机会和父母沟通。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得到的启示。

  进教室之前我没想到课会上得如此顺利,但走出教室后我很欣慰,在短短的45分钟的时间里,我带着学生感受到了鲁迅那如父亲般的兄长之爱,也体会到了他作为一个清醒者对国民麻木性的批判和感伤,可以说,无论是爱的主题还是对国民麻木性的揭露,在本节课中都达到了,回过头去再来审视这堂课,我觉得课堂目标的达成得益于对小时候踩坏风筝事件的精细分析,正是有了对那件事深入细致的分析,所以后面的一切才能水到渠成。

  另外,及时敏锐的抓住课堂生成也是本课得以完成的关键,我感觉本文处理的较好的生成资源有如下几处:当要求学生回答对“愤怒”的理解时,有个学生采用了情景式来回答,我马上就调整了我的问题,让学生进入情景来回答;第二处是在回答“鲁迅是希望弟弟忘记这件事还是希望他记得这件事”时,有学生说“如果他记得的话,他就能教育他的孩子。”我一想,对啊!何不拿他的孩子说事呢?他记得与不记得这件事,反映在他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就是两种不同的思想吗?而且这还和教育思想的代代相传有关系呢,所以就抓住这个细节做了一点文章,最终学生也明白了错误思想代代相传的可怕性。

  一直以来,我包括还有很多的老师可能都责怪过编写文章的那些专家,把《风筝》编进初一的课文不是难为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吗?可是现在当我顺利的上完这篇文章后才发现,其实这样的内容学生能接受,只不过是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带着学生去理解和接受,过去的课堂失败是因为我并没有象现在这样深思熟虑的来思考过课堂设计,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是学生容易理解的。真的就是那句话,因为害怕,连脑子都笨了;因为恐惧,先生留给学生的钙质无形中也被我消解了。现在想来真是既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先生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象这次对待《风筝》一样,对有难度和有争议的文章多一些讨论和争议,多一些想法和尝试,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象春天一样,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风筝》教学实录之一
佚名
  
  师:今天有很多专家和老师来看同学们上课,同学们的心情一定很紧张吧。老师来了解一下,紧张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的同学举手,老师送你们一句话:你们是追求完美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们担心你们在回答问题时候回答不好,想回答好一点,所以心情有些紧张,为了缓解同学们紧张的情绪,我们先从一个轻松的话题谈起,童年,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童年的游戏更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做过那些游戏,请随便发言。
  生:捉迷藏
  师:非常有趣
  生:老鹰捉小鸡
  师:想象力非常丰富,我想可能还有一些同学做过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游戏。它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感受,可是有一个小朋友,他却没有我们同学们这样幸运,小时候他想放风筝,可是他的哥哥却不允许,同学们想了解这个故事吗?
  生:想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1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风筝》。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完后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看完的同学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也可以用老师给你们的句式来表述,可以用自己思考的结果,也可以用课文上的词语,只要是自己独特的感受就行。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关于误解的故事。
  师:为什么是说关于误解的故事,能说明理由吗?
  生:鲁迅的弟弟自小就喜欢放风筝,而鲁迅就认为这是没出息,就不给他放,鲁迅长大之后才发现自己错怪了弟弟。
  师:回答得很好,既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又回答了理由。大家发言都要向她学习。
  生: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关于鲁迅后悔的故事他很后悔他小时侯阻止他弟弟放风筝,剥夺了他童年时候喜欢玩的乐趣。
  师:剥夺了他的童趣,你的感受很深刻。很好!还有人说吗?我们知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的经历不同,兴趣不同,有时得到的启示也不同。不必在意对错,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请同学们放开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的故事。
  师:哦?你这个见解真是非常独特。谈一谈。
  生:因为这篇文章中的小弟弟很喜欢放风筝,可是“我”不让他放。“我”觉得这件事是不对的。可是二十多年后,“我”不幸看了一本外国的关于儿童的书,“我”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我”觉得误解了小弟弟,所以我认为是一个误解和冲突的故事。
  师:你的表述非常精彩,但是老师听到你刚才将的时候谈到了“亲情”,能具体说说吗?
  生:因为那时是封建社会,玩风筝作者认为是一件很没用的事情,读书才最重要,从中也侧面看出了作者很关心他的弟弟,希望他以后出人头地。
  师:你的发言让老师非常佩服,你读书太认真了。
  生:他不让弟弟放风筝是因为关心弟弟,想让弟弟好好学习。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师:你也认为“我”的做法是对的,这也是一种见解。
  师:好,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们对文中的内容有了一个了解。下面我们换个角度来谈谈对文中两个人物的认识。还是刚才的要求,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老师给你的句式,我们先谈谈对小兄弟的认识。你认为小兄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我发现文中有一个健忘的小兄弟。因为成年后鲁迅和他谈这件事,他却什么也不记得了。
  师:哦!你从这儿发现的,你读书也很用心,可以,“健忘的小兄弟”。还有吗?
  生:我觉得文中的小兄弟是一个聪明、细心的人。因为在他哥哥不许他放风筝,自己又买不起的情况下,自己在后院拾枯竹做了一个风筝。我觉得他很聪明。
  师:我觉得你这个发现很重要,我们看看他做了一个什么风筝?
  生:蝴蝶风筝
  师:我们知道理解一个句子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那么我们看看前文天空中出现的是什么风筝?
  生:瓦片风筝,蟹风筝
  师:弟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看来他真的是非常——
  生:聪明
  生:我发现文中有一个非常喜爱风筝的小兄弟,我从文中小兄弟的“做”和“看”两方面看出来的。
  师:能说得具体一些吗?
  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吧,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这是从“看”来体现他爱风筝。因为一般喜欢风筝的人只是喜欢放风筝,并不会这样去看。从“做”的方面是“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物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这些话的意思是说他在躲着做风筝。如果他不喜欢的话,就不会这样做。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爱风筝的人。
  师:你的发现很重要,你真了不起。
  生:我不同意陈瑞山的说法。应该是一个热爱风筝的小兄弟。
  师:你加了一个字,热爱风筝,为什么?
  生:因为他哥哥不许他放,但他自己偷着做了一个,如果不是热爱就不会自己做出风筝。
  师:我觉得你的想法非常好,不仅是一般的爱而且是热爱,那我们能不能从具体的词语中找出他热爱风筝?
  生:“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师: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来,好,能不能还缩小一点,从哪个词语?
  生:呆看。
  师:好!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小兄弟,接下来我们认识一下文中的“我”,谈谈对“我”的认识。
  生:我发现文中有一个知错就改的“我”,我从这些话中看出来,“我不幸偶而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来亳不忆及的小的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师:知错能改,这个发现很重要,这种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生:我发现文中有一个残酷的“我”。
  师:残酷的“我”?说说理由。
  生:因为“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的玩艺。我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了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师:你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人。还有谁来说?
  生:我发现文中有个疼爱小兄弟的“我”。因为从“我”的心理角度看出,文中有一句话“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从这句话体验出,因为他的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作为哥哥来想可能是说自己的小弟弟得了病,就不应该出来玩。
  师:老师认为你特别细心,你认为“我”不让他放风筝是关心弟弟的身体,对吗?从这个观点来说,你很细心。
  生:我发现一个自私的“我”,他完全不顾小弟弟的想法,就这样践踏别人,他弟弟已经尽量躲他哥哥,不让他哥哥发现他制作风筝,可是他哥哥还是把他的风筝搞坏了。这里还有一句“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我完全感受到胜利”,这一句也说明他以大欺小。
  师:以大欺小,刚才你说的他是一个自私的人,他不顾别人的感受,我觉得你的理解——
  一生抢着说:错误!
  师:那你来说。
  生:我觉得刘翔霖这样说是错的,因为“我”也有想过不要弟弟那么弱智,他不想他的弟弟这么大还玩这些风筝。
  师:那你认为我不是自私的,那你认为“我”是什么心情呢?
  生:“我”只是不想弟弟玩这些风筝,但“我”也没想过弟弟的感受。
  师:你觉得我是关心弟弟,是吧?刘翔霖你可以谈谈你的观点。
  生:他说错了,因为当时弟弟当时根本不知道这些,他还是个小孩。
  师:你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没必要这么严格地要求自己,应该给他们一份游戏的自由?
  生:应该给他一种游戏,因为他小。他有游戏的权利。
  师:胡鼎佳你来说一下。
  生:我不同意刘祥霖的说法,因为文中有一句,“但是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他是自己不爱玩风筝,所以才不给他的小兄弟玩,他觉得那是很无聊的事情,并不是关心他。
  师:就是]用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别人。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的。
  师:看来同学们都非常的同情弱者,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文中的“我”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他发现弟弟很多天不在看别人放风筝,就想起弟弟在后院拾枯竹,就发现弟弟去了堆积杂物的小屋。
  师:老师觉得你很用心,这点你都想到了
  生:我不同意胡鼎佳的看法,因为他是关爱他的小兄弟,他们是亲兄弟,他是觉得这是没出息孩子玩的东西,可是但他长大之后看了一本外国书,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才后悔,而他是因为关爱他,才道歉希望弟弟原谅自己,可是弟弟却装作忘记了这件事一样。但我觉得他好像还记得这件事。
  师:你认为他弟弟还记得这件事。刚才我们同学讲的都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同学们之所以不理解“我”,是因为哥哥折断了弟弟的风筝。中年以后,他认识了这个问题之后,他的心情怎么样呢?从这个层次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好吗?
  生:我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关爱弟弟却又不懂得表达的人,因为他不想让弟弟作个没出息的人,就用那些不是很好的方法让他不玩风筝,虽然他关爱弟弟,但其实是抹杀了弟弟的童趣。
  师:我觉得你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很了不起,我们来看一下当哥哥了解到事情的真像之后他会有怎样的心情?通过这个层次再来了解一下他哥哥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文中的“我”是一个懂得后悔的人,想得到他小兄弟的原谅,他小兄弟却全然忘却而无怨言。
  师:懂得后悔,自责。这个可以概括我中年的思想,是不是?中年以后,我非常的后悔和自责。好,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渐渐认识了文中的两个人物。可是老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不太清楚,就是成年后的我对小兄弟很关心,我为什么不允许他放风筝?还要折断了他的风筝,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生:他想弟弟作个有出息的人。
  师:有出息的人,对!之所以我不让小兄弟放风筝,是关心和爱。我成年以后,认为我的想法对嘛?
  生:不对。
  师:那我有什么想法嘛?后悔自责,刚才我们讨论过了,现在老师不理解的问题就是在这里了,翻开课本115页有这样一句话,不是有一次我和小兄弟讲当年的事吗?“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像是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什么也不记得了”,怎么理解这句话?
  中年以后小兄弟完全忘了,为什么?我们来讨论一下。
  生:我觉得他不是全忘了,他知道他哥哥想求自己宽恕他,如果自己不宽恕又不太好,但是他又实在不想宽恕他,因为他小时候哥哥这样对待他,他真的很生气,他恨他。
  师:你认为当时他恨他,但是现在呢?
  生:还有怨恨。
  师:那么还有怨恨,为什么说是忘了呢?
  生:他说忘了也是为了骗一下他哥哥,但是为了表示没有完全原谅他。
  师:你看看老师这样子表述能不能代表你的想法?我明明还生气,但是你问我的时候我故意说忘了,实际上表明我不想去原谅你,是这样吗?
  生:是。
  师: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不是,因为他知道哥哥爱他,怕他成为没出息的孩子,所以才这样对他,他知道哥哥以前是为了他好,所以装作全忘记。
  师:你的意思是他想原谅他哥哥,不让哥哥伤心,是吗?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因为事情过了这么久,他已经不生气了。说记得那时候还吵架还会很尴尬。
  师:你认为他是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
  生:而且那个时候吵架会很尴尬。
  师:尴尬,会引起些不好事,对吗?
  生:我觉得他是真的忘记了,因为当他哥哥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他心里会笑着想,有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然后脸上就有一种惊奇的表情。
  师:你认为这是自然的事,可能确实就是忘掉了,这是你个人的一种想法和感受。
  生:我不同意她的说法。因为这件事总共有十来年了,受过这样的痛苦怎么会这么快就不记得?他应该是谅解了他哥哥以前的做法,哥哥是想他出人头地,想他努力读书,才这样对待他,他又不想他哥哥难过,所以就装作没有这件事一样,让他哥哥不要记在心上。
  师:你认为他是想谅解哥哥,不想提这件事情,还有没有?
  生:我认为小兄弟在亲情和兴趣之中选择了亲情,如果他和哥哥计较,他知道他们之间的兄弟关系会更加僵硬,如果他说忘了,就把大家的误解化为乌有。小兄弟是这样想的。
  师:你认为他在亲情和兴趣之间委屈自己,选择亲情,好!
  生:我觉得小兄弟是真的忘记了,因为他惊异地笑着,因为他觉得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的话,哥哥也不会求他原谅。
  师:好,现在我们归纳一下两种想法,一种就是没忘,理解哥哥,不让哥哥伤心,一种是确实忘了,老师现在假设一下,假使小兄弟真的忘了这件事情,你们又怎么来看?
  生:假使真的忘了,证明小兄弟的心胸很广阔。
  师:同学们都是从同情弱者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是不错的。老师这样想,这个小兄弟他作为当年的一个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不抗拒,折断他风筝的时候他毫不抗拒,那么成年以后,鲁迅先生他想到当时他伤害他弟弟,弟弟毫不抗争,让鲁迅先生对当时人和社会有什么想法呢?你看你都被虐杀了,你都被伤害了,你都不抗争,这样鲁迅先生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
  生:悲哀
  师:好,哪个同学说的?悲哀,同意吗?
  生:同意
  师:所以说我们这篇文章啊,“我”的思想是非常复杂的,经过我们的讨论以后啊,我们对这两个人物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物一定有什么话要说说,下面我想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这两个人物的看法和认识。用这样一个句式来说话,比如说对兄长我想说什么,对小弟弟我想说什么,可以说一些期望,鼓励的话,老师现在说一句好不好?我想对兄长说,你能够深刻地反省自己,深深地自责,从你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美德,这是从敬佩哥哥的角度来说的,现在同学们可以商量一下,同学之间讨论一下,选一个角度来说一句。想好的可以举手。
  生:小兄弟,当时你的兄长弄烂了你的风筝,他不是故意的。希望你长大可以出人头地,他是用心良苦。
  师:你是从劝慰的角度劝小兄弟。很好。
  生:我想对小兄弟说,你有一颗不计仇恨的心,因为你的哥哥把你的风筝给折断了,经过了二十多年你就把他忘记了。
  师:说的是理解的话。还有吗?
  生:我想对兄长说,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因为你认为弟弟放风筝是可鄙的,就去阻止他不让他学下去,不过你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应该跟他说道理让他理解你的用意,然后改正。
  师:除了理解他之外还给他一些劝告。
  生:小兄弟,我很敬佩你,当年你兄长弄坏了你最心爱的风筝。你竟然也可以原谅他,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师:你非常的敬佩他,对吧?希望你们也有一颗这样宽容的心。
  生:我想对小兄弟说,你对你哥哥能忍了这么多年,我真佩服。
  师:看来我们不要太压抑自己,有什么事情早一点沟通会好一点。我们说了我们想说的话,现在还有一点点时间,你对这篇文章还有那些地方不懂?有没有问题提出我们一齐解决。给机会三个同学,我们解决三个问题好不好?
  生: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好。有哪位同学会回答?
  生:因为风筝是在春天放的,冬天是不放风筝的,他想去冬天是想让这件事情忘掉。但明明现在又是很冷的。
  师:那这个冬天会让人更加悲哀。
  生:这又是指当时的天气,衬托出心中的悲哀。
  师:衬托出心中的悲哀。好。
  生:第十段,最后一句,“无怨的恕,说谎罢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老师说过句不离篇。我觉得文中的“我”觉得自己的弟弟是在说谎,,小兄弟用自己的无怨的恕表示自己没有怨恨了,但哥哥自己觉得很悲哀。
  师:能够联系全段来看问题,老师觉得你学会了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很好。
  生:无怨的宽恕,就是没有怨言,就当是宽恕,他觉得自己不能原谅自己。
  师:他觉得自己不能原谅自己。对吗?我们同学们可能还会有些问题,也可能刚才的回答对提问者来讲还并不满足,但这都不要紧,因为随着我们这个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以前我们不能理解的问题,以后会慢慢地理解。重要的是,我们有了这个过程,参与了思考,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的收获。我想同学们都知道,对小兄弟的精神的虐杀,以及后来的悔恨,都表达了我对小兄弟的关爱。那么我们的生活中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爱呢?我想同学们在生活中也会有过类似的经历,请同学们在下课之后写下来,再私下和老师进行一个交流。好,这节课最后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在我们生活中什么都可以缺少,但唯独不能缺少爱,愿我们生活中多一些爱,少一些精神虐杀。好,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风筝》教学实录之二
作者:金竹中学 兰国祥
  
  引领者:兰国祥班级:金竹中学七(2)班预习要求:读五遍,提出三个问题

                     第一课时

  学生两分钟讲故事(这是课前语文活动)

  一、忆风筝,说心情

  1、师:同学放过风筝吗?让大家分享你放风筝的心情吧。

  生:我放风筝时老是担心风筝会坠落下来。

  师:同学们,包圣燊刚才有个词用的很好,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齐:听出来了。坠落。

  师:是呀。我们一般人都只会用“掉下来”。坠落既能形象表现风筝落下,又能准确表现心理变化。

  生:风筝放久了,我会感觉很累的。有时候风筝挂在树上,很麻烦的。

  生:放风筝的时候,看到风筝飞高起来了,心里很高兴,要是飞低了,心里就很担心。

  师:看来李勇放风筝的心情随着风筝的飞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呀。今天我们还要一起去和鲁迅先生聊聊关于风筝的话题,看看鲁迅想通过风筝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板书课题)

  二、加词语,说理解

  2、师:下面就让我们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用笔画出文中的“风筝”,并思考一下每一处提到的“风筝”我们可以分别添加怎样的修饰语,使它成为一个“的风筝”。

  生读、画、思,师巡视。

  (7分钟后,同桌之间交流。)

  ⑴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我先来一个:第三段中有个“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我在这个风筝之前加“嫌恶”,因为我以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⑵生:第一段“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我在这风筝前加“在北京冬季”。

  师:其他同学在这个风筝之前有不同的加法吗?

  生:孤单的风筝。

  师:你为什么说是孤单的风筝?

  生:因为在它前面有“一二”,而且后面还有一句“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师:哦,才这我们是感觉到了这个风筝有点孤单。那么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呢”?

  生:因为放风筝一般都在春天,但是“我”看到的是在北京的冬季,所以感到惊异。

  师:说的不错。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的风筝。

  ⑶生:第七段中“送他风筝”,我认为这是“我送他的蝴蝶风筝”

  师:你把他送的是什么风筝都想出来了。你为什么这么想?

  生:因为小兄弟的蝴蝶风筝被“我”踏扁了,“我”心理很内疚,所以我想再送一个蝴蝶风筝给他。

  师:能够联系前后文来填,很好。在这里还有不同的填法吗?

  生:小兄弟想得到的风筝

  师:在这个时候,“我”给什么风筝,已经不重要了,因为……

  生:他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

  师:难道有胡子了就不能送风筝了吗?

  生:不是。

  师:那是为什么?

  生沉默。

  师:“我”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想到要送小兄弟风筝的?

  生: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后。

  师:那么“我”和小兄弟现在已经不是儿童了,也就是说儿童的什么将永远失去了?

  生:玩的行为。

  生:儿童的天性。

  师:是的。儿童的天性已经被“我”虐杀了,它已经不能再挽回了。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风筝。

  ⑷生:第二段的三个风筝。我认为瓦片风筝是寂寞的、憔悴的、伶仃的。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他没有风轮,又飞得很低。

  师:这些都是和什么相比的?

  生:蟹风筝,蜈蚣风筝。

  师:寂寞的、憔悴的、伶仃的,只是在写瓦片风筝吗?

  生沉默。

  师:我们再来看这段的最后两句话。“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天空中荡漾了。”“我”在故乡吗?

  生齐:不在。

  师:在哪里?

  生齐:北京。

  师:“我”看到了什么?

  生: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

  师:“我”不在故乡,又看到这样的景色,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寂寞的、伶仃的

  ⑸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写瓦片风筝,其实也写出了“我”的心情。我们再来看剩下的两个风筝。

  生:喜欢的风筝?

  师:是谁喜欢的?

  生:小兄弟。

  师: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小兄弟很喜欢?

  生:呆,出神。

  生:惊呼,跳跃。

  ⑹师:这些词,在我们的头脑中就能画出一个可爱的非常爱风筝的小男孩形象。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个风筝。

  生:彻底绝望的风筝

  师:你为什么说它是彻底绝望的风筝?

  生:因为这个风筝是小兄弟苦心孤诣偷着做的,却被“我”掷在地上,踏扁了,使小兄弟彻底绝望了。

  师:是的。从小兄弟来说这的确是彻底绝望的风筝。下面我们换个角度来想,从“我”来说,这又是个怎么样的风筝呢?

  生:悲哀的风筝

  生:无可挽回的风筝

  师:为什么说它是悲哀的、无可挽回的风筝呢?

  生:因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我”却把它踏扁了。

  生:因为它经受了精神虐杀

  师:你说谁经受了精神虐杀?

  生:(思考了一下)小兄弟。

  师:从这我们可以说它是悲哀的风筝,可是“我”可以想办法补救呀。

  生:补救也没有用。

  师:“我”想的第一个补救方法前面已经讲了,没有用。但是“我”又想了第二个方法呀。

  生:第二个方法讨小兄弟宽恕,可小兄弟没有宽恕“我”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师:那么你认为小兄弟是真的忘了吗?

  举手情况看,都认为不是真忘了。

  师:你为什么说他不是真忘了?

  生:因为在前面说小兄弟很喜欢放风筝,可是他苦心孤诣偷偷做的蝴蝶风筝却被“我”踏扁了。小兄弟当时是绝望地站在小屋子里。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忘了。

  师:那小兄弟为什么要假装忘记呢?

  生:可以看出他们兄弟之间感情很好。

  师: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但“我”有没有因为小兄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而高兴呢?

  生:没有。

  师:而是怎么样呢?

  生:“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师:从这里你感觉到“我”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生:最自己要求很高。

  师:你的意思是个善于解剖这的人,是吗?(这样的引导很牵强)

  生:是的。

  三、读结尾,谈感受

  3、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文章的结尾段,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感觉到了作者没办法?

  师:你从那里感受到的?

  生:“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生:“无可把握的悲哀”也能感受到没办法。

  师:今天大家都在课堂上思考了很多东西,鲁迅的文章就是这样,他能给人许多的思考,至于作者为什么要在最后表达无奈的情绪,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感到没办法,我们只有读更多的鲁迅文章,了解更多鲁迅所处的时代,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二。有人说:没有人的文章能像鲁迅的文章一样给人那么多的思考。是的,在不同时候鲁迅同样的文章都能给人以不同的思考。最后我希望我们能读更多鲁迅的文章,让鲁迅的精神传承。

                     第二课时

  (学生两分钟讲故事)

  四、串风筝,理关系

  4、师:昨天我们已经对《风筝》这篇课文有所了解,而且也有了一些思考。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来思考。首先我们一起来串一下文中的风筝,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一个风筝有什么作用?

  生:为了引出后面的风筝。

  师:2-4个风筝呢?它们都是故乡的风筝,让我感到了孤独感,为后文的感情作了铺垫,第5个风筝是“我”不喜欢的风筝,6-8是小兄弟喜欢的风筝,5与6-8风筝形成矛盾,为第9个悲哀的不可挽回的风筝作了伏笔,第10个风筝补充说明悲哀的不可挽回的风筝。(这几个风筝之间的关系要引导学生理解)

  五、评人物,说理解

  师:文中写了哪两个人物?

  生:“我”、小兄弟(板书)

  5、师:你对这两个人物分别有什么看法?

  生:知错就改。(板书)

  生: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板书)

  师:你为什么说他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生:因为他觉得放风筝是没有出息的玩艺,就不让小兄弟放,还踏了小兄弟的蝴蝶风筝。

  师:那这是什么时候的“我”?

  生: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前的“我”

  生:有责任心的人

  ……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兄弟是个怎么样的人?

  生:可怜的人(板书)

  生:宽容的人(板书)

  ……

  师:刚才我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也说了很多。现在我想知道你们觉得“我”和小兄弟各自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举手表决,认为“我”最大的特点是有责任心,认为小兄弟最大的特点是宽容。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他们各自的最大特点。“我”对什么有责任心?

  生:小兄弟(板书)

  生:踏风筝的事情(板书)

  生:自己(板书)

  师:还对什么有责任心?

  生沉默。

  生:国家(板书,这是应该是学生猜的)

  师:那么小兄弟的宽容又来自于哪里呢?

  生:兄弟感情

  生:亲情(板书)

  师:还来自哪里?

  学生沉默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在小兄弟眼里,“我”不让他放风筝,并踏了它的风筝是不是正确的?

  生:正确。(板书)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不让他放是为了他好,不让他做没有出息的玩艺。

  师:那么在“我”眼里,小兄弟应不应该有怨恨?

  生:应该(板书)

  师:为什么?

  生:因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而“我”不让他放。

  师:那么现在你感觉小兄弟的宽容还来自于哪里?

  生沉默了一会

  生: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师:也就是无知。不但无知,而且还愚昧麻木,其实小兄弟是个受害者,可是受害者的心里却没有怨恨。你说“我”看到这样的情况怎么不感到悲哀呢?自己的弟弟都不觉醒,那么其他国民呢?也同样的麻木着,“我”看到这样的情况却无能为力,内心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呢?(这样讲的学生也许眼睛会越瞪越大了。)

  6、师:文章最后一句“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从这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的是怎么样的环境呢?

  生:严冬。

  生:能感受到寒威和冷气。

  师:这是指自然环境吗?

  生:不是。

  师:我们看看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时候?

  生: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师:那个时候的社会是怎么样的?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从这我们看到还有什么的寒威和冷气?

  生:社会。

  7、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从“我”对小兄弟和事情的负责,以及兄弟的宽容来自兄弟情深,可以读到这篇文章中的亲情,在矛盾冲突中有浓浓的亲情。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我”对国家有责任,像小兄弟一样的受害者又那么的无知愚昧麻木,“我”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感到了沉重,感到了悲哀,从作者的心底里流露出了渺茫。今天我们这节课就理解这两个主题,明天我们还要来解读第三个主题。

  生纷纷问:老师,明天还要讲什么主题,现在就告诉我吧。

  8、师:那就告诉你们关于“封建教育”的,你们自己再好好读读文章,去思考一下。

  第三课时上“对封建教育抹杀儿童天性的批判”的主题。

  第四课时,有学生自己选择一个认为最合理的一个主题进行说理由,并对其他主题理解提出问题。
 
  《风筝》教学实录之三
作者:遂昌二中 王树英
  
  引领人:遂昌二中 王树英  班级:二中 九(3)(借 班)

  一、我知道的先生

  1、师:鲁迅这个名字大家很熟悉,你是如何看待鲁迅的?

  学生自由讲解,说鲁迅的伟大,说鲁迅的作品,说鲁迅的精神。

  生:作品很好都反映了社会的腐败,社会的黑暗,社会的不良的一面

  师:有没有不喜欢鲁迅的?

  生:有些文章其实不必要上得那么深奥。有故弄玄虚的嫌疑。

  ……

  是的,确实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我们遂昌县府有音乐喷泉,有县府广场,但同样也可以看到鲜亮的标语前面有乞丐,那么鲁迅的笔下留下的也就只有乞丐了。

  二、我理解的情感

  2、阅读《风筝》,思考: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自由讲解。

  内疚

  自责

  埋怨

  顺着学生的话题导入。

  内疚,大家都认同,所以就不阐述。

  3、师:自责,问:他为什么要自责?

  生:因为他使小兄弟的美好的童心被扼杀了。

  师:他是什么时候才自责的?

  生:中年。

  师:为什么以前不自责,到了中年反而自责了?

  生:因为他不幸偶尔看了一本书。

  师:关注不幸偶尔。

  分析不幸?

  生:不幸是因为这样他就遭受了惩罚,他的心从此堕下去了,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生:不幸还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师:偶尔又是如何理解?

  生:偶尔表示可能出现也有可能不出现,也就是这样的自责也有可能不出现,

  师:设想,假如没有这本书,没有偶尔的阅读,鲁迅先生会不会自责?

  生:可能不会。

  师:那么当时这个社会没有这样的偶尔的阅读的人多吗?

  生:多。

  师:那么这样的悲惨的虐杀存在的就多吗?

  生:多。

  师:忏悔,自责的人多吗?

  生:不多。

  师:这样的现实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是这个时代需要反省,需要自责,是所有的精神虐杀者需要反省和自责。

  4、埋怨。

  ⑴师:为什么埋怨?

  生:因为小兄弟故意不原谅。

  ⑵师:你是如何读出的?

  生:“有过这样的事么?”

  生:故意让他难受。因为前面有“绝望”这样的词眼。表示这样的事情是不容易被忘记的。

  师: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不一定是故意让他难受,其实更可以说,故意缩小事态,让他能够更好地忘记这样一件不好的事情,更应该说体现了他们情谊的深厚。

  ⑶师::是的,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故意忘记,可以理解成真正忘记吗?

  生:可以,从“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生:而且,这在小兄弟而言仅仅只是一件小事,这么多年了,他也确实可能忘记。

  师:他认为哥哥当时的所作所为是对的,还是错的?

  生:是错的。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小兄弟的神态。既然是一件错事,自己又意识到自己是错的了,那么这样的事情就容易被忘记,忘记也是完全可能存在的。

  ⑷师:按道理,对于鲁迅先生来说,忘记应该是一件好事,鲁迅先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吗?

  师:他希望小兄弟忘记吗?

  师:他希望小兄弟为了顾全兄弟情谊把这样的事当成一件小事?

  生杂:不希望。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应该是一件大事,是一种精神的虐杀,如果是故意忘记,把它当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小事的,至少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这些的不重视,对虐杀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认识。

  生:如果是真正忘记,那么更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自我堕落。

  ⑸师:鲁迅希望看到一个怎样的小兄弟?

  生:记恨的小兄弟。

  师:这样的小兄弟至少自己是被虐杀,不至于是一个被人打了一个巴掌,还跟打人者说,你来打我另一面吧。

  ⑹师:如果我们国家都是像小兄弟这样的青年,那么我们的国家会怎么样?

  生杂:我们的国家就没有希望可言。

  师:是的,一个家如果孩子是这样的,那么一个家就没有希望;一个国家如果青年是这样的,那么一个国家就没有希望。

  ⑺师:所以鲁迅先生看到小兄弟这样的反映的时候,他的反映是怎么样的?

  生杂:只得沉重着。

  ⑻师:他为什么而沉重?

  生:为了这个没有希望可言的未来。

  ⑼师:我们再来看一下,鲁迅先生对故乡春天的两次不同的描写。请寻找,并划出关键句。

  在回忆前,还觉得故乡的春天是“已经发芽”“吐蕾”“温和”,空气中荡漾着春天的气息。

  可回忆后呢?故乡的春天只留下了“无可把握的悲哀”。

  ⑽上到这个时候,请大家再考虑,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在沉闷的社会里呐喊,希望青年能够起来抗争,给社会带来新鲜的血液,给中华民族带来希望的春天。
 
  《风筝》教学实录之四
作者:遂昌三中 陈莉
  
  授课人:遂昌三中陈莉班级:缙云实验中学一(7)班时间:10月25日

  预习要求:课文默读一遍;自由朗读一遍;同桌间听读各一遍。

  一、导课

  1、草长莺飞二月天,杨柳发芽,山桃吐蕾,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风筝带给我们的是快乐、是兴奋、是心的飞翔。那它带给先生的会是什么呢?

  二、学词语,读心情

  2、生自由朗读词语。

  生1:读词语。

  师:有没有读错的,请同学们一起来纠正。

  生2.3.4:纠正以下:堕瑟缩苦心孤诣可鄙嫌恶

  师:纠正以下词语:什物(板书拼音) 肃杀惊惶

  师:请同学们读二遍,读慢一点,读清楚,读准确。

  3、从这些词语中你似乎能感觉到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有些反悔。

  生2:忧国忧民。

  生3:嫌恶,可鄙。

  生4:我从其他资料中知道他有种幻灭感

  师:好,同学们对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心情有所感觉。是啊,先生是带着特别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把第一自然段朗读一遍,并找出表示先生写这篇文章心情的两个词语。

  生:齐读。

  师:“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请跟老师读一遍。

  4、师:哪两个词能概括先生写文章时的心情?

  生:(齐)惊异和悲哀

  师:先生在天空中看到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会感到惊异和悲哀呢?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在先生的记忆中曾经有过一个怎样的风筝故事呢?

  将这件事用一二句话概括出来。请写在书上。

  三、忆往事,感心情

  师:好,我来请同学说。

  生1.2.3:作者毁了弟弟的风筝,想要补偿,……

  5、师:我们先一起来读三、四两段,看一看“我”和“小兄弟”对待风筝的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生4:“我”是“不但不爱,而且嫌恶。”“小兄弟”则是“最爱风筝了”

  师:你从哪些词句读出小兄弟是最喜欢风筝的呢?

  生4:“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天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师:……

  生4:惊呼

  生5: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他那么爱风筝,为什么风筝落下来,他会高兴?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6:他不是高兴,而是悲伤。

  师:他是爱风筝。(这是一学生的突然发问)

  师:请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天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6、师:确实,风筝是小兄弟童年的最爱,买不起,哥哥又不让放,只能自己去做了。他花了好多时间做的蝴蝶风筝,却被我粗暴的踏扁了。做了虐杀精神的事后,我的神情是怎么样的?

  生1:傲然

  师:傲然这个词语怎么理解?我们想一想做了什么样的事后会“傲然”?请同学们将“傲然”的神情做给同桌看看。

  7、师:我发现同学们摆出的都是骄傲的样子。我显出一副“傲然”的神情,因为我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而这时候)小兄弟有没有觉得哥哥错了呢?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1:“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生2:“‘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师:小时候,小兄弟有没有觉得哥哥错了?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师再明确提问)

  生3 :“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生4:“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的。”说明他们当时发生过争执。

  师:当是有没有发生过争执?当时情景应该是怎么样的?

  生5:“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师:说明了什么?

  生6:怕哥哥夺走他的风筝。

  师:为什么会……

  生7:愤怒

  师:愤怒的是谁?对了是“我”。

  生8:绝望

  生9:他的幻想破灭了,被粉碎了。

  师:对,小兄弟的童年梦想就这样被哥哥粉碎了。

  8、二十年后,我对当年的完全胜利有怎样的看法?

  生1:“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生2:“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生3:讨小兄弟的宽恕。

  9、师:他知道自己错了,因做了虐杀的事而感到心情无比沉重。这种虐杀不是肉体的,而是精神的,风筝就是小兄弟的天使,是他的最爱,但被我摧毁了。

  我的心感到很沉重。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他心情的沉重?

  生1:“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两个“很重”,两个“堕着”。这里为什么要不说“他只是很重地堕着。”?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2:反复强调自己十分后悔的心情。

  师:说得好。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看看能不能读出十分后悔的心情。

  师示范朗读。生朗读得很好。

  师:有没有体会到先生心情的沉重呢?

  生会意。

  10、师:(当时)有没有人告诉他,做错了呢?

  生1:一本外国的书。

  师:是他自己看书后发现自己错了。(当时)有没有人指出来呢?

  生:“我不幸偶而看了本……天使。”是他自己发现自己错了。

  11、师: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生1:知错就改。

  生2:严于自省。

  师:自我反省的精神。

  生3:我有问题要问。为什么说看了一本知道了……就说是“不幸”?

  生4:因为他知道了自己的错,受到了精神的折磨,所以说“不幸”。

  师:精神折磨是对先生而言的……

  12、当年的被虐杀者,人到中年了,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呢?先生的感受如何呢?

  生1:他忘了。

  生2:……

  生3:“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

  师:“有过这样的事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他现在是惊异的笑着说。同学们回忆一下他当年被虐杀时的神情。“是惊惶、瑟缩、绝望。当时是他的最爱被摧毁,现在就像听别人的故事,“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先生的感受怎样?

  生1:“我的心是只得沉重着。”

  师:“只得”是什么意思?能否去掉?

  生2:不能。“只得”是“不得不”的意思。

  师:能不能把“沉重”换成另一个词?先生的心只得……

  生3:堕着

  生4:悲哀着

  13、先生的心为什么悲哀呢?

  师:弟弟说忘了,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悲哀呢?

  生1:因为无法弥补了。

  生2:没有真正的原谅他,没有得到宽恕。

  师:还为什么而悲哀?(此一问题很仓促,没有时间了。)……

  师:正因为这样,先生看到北京空中一二风筝的浮动,……

  四、知心情,敬精神

  14、PPT鲁迅不朽

  15、PPT名家评鲁迅:

  16、师: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从平凡小事中,不断反思自己,反思人生,进而反思社会,成为伟大的思想者。

  作业:
   1、将文中你认为重要的,或不懂的词语,一个抄写五遍。

   2、课外阅读《一件小事》、《野草》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
 
  《风筝》教学实录之五
作者:遂昌县教研室 唐红辉
  
  引领者:唐红辉  班级:遂昌二中七(3)班(借 班)  时间:2005年11月16日

  一、导入

  1、师:“草长莺飞二月天”,正是放风筝的时节,可现在已是秋天,放风筝已不是最好的季节,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鲁迅先生的有关风筝的故事吧。

  二、学习生字词

  2、师:这篇课文词语很多,请同学翻开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连读两遍。(教师个别字词范读。风筝蟹风筝花蕾)     生自由读生字。

  师:纠正读音:嫌恶(wǜ)可鄙(bǐ)惊惶(huáng )什(shí)物苦心孤诣(yì)

  请把纠正后的几个词语再读两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在桌面上写几遍。(还得考虑让词语教学与后面的阅读联系起来。比如通过“苦心孤诣”这个词语的教学直接切入文本。)  

  生写生字词。

  三、议朗读,定基调

  3、师:我把课文朗读一下,请同学提一提建议。用我们声音传达先生那无声的情感,用什么基调读好些?

  生1:第1、2轻点,是讲天气、讲风筝,第3、4段读愤怒一点,后几段要读出忏悔感。

  师:有无补充?(老师应该要追问因为讲天气、讲风筝就要读得轻些吗?让学生的思维更明确清晰。还可以问为什么要轻些?)

  生2:1、2段欢快一点,春天来了,热闹,放风筝,高兴啊!

  生3:要读出诧异!冬天怎么放风筝?

  生4:后面不欢快,有点悲哀。

  师:同学叫我读欢快点,我试试看。(用欢快的声音读1、2段,最后一句用悲哀的语调)这样读可以吗?

  师:我的朗读你们满意吗?全文这样读下来对不对?和文章最后是不是吻合?

  生:开头也应沉重点,作者在回忆对不起弟弟的往事。

  师:课文是在悲哀中回忆,一直悲哀,无可排遣。所以开头欢快是不对的。用声音的处理渲染出悲哀的气氛。(用沉重的语气再读课文。)

  四、读文本,解风筝

  4、师:在风筝的前面加上修饰语,这修饰语就是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句话说得太臭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你看兰国祥老师说得多好。“用笔画出文中的‘风筝’,并思考一下每一处提到的‘风筝’我们可以分别添加怎样的修饰语,使它成为一个‘——的风筝’。”)

  (生跳读课文,理解风筝。)

  师:加好的请举手。比如说第一段的风筝可以这样加“悲哀的风筝”或者是“记忆中悲哀的风筝”。

  ⑴生1:第三段没出息孩子玩的风筝。

  师:鲁迅是不喜欢,他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做的玩意。但他弟弟最喜欢,兄弟间的矛盾就这样展开了。

  ⑵生2:忏悔的风筝。

  师:除了“忏悔”还可用什么词,书上用了的。

  生3:补过——补过的风筝

  师:还有没有?很多风筝啊!

  ⑶生4:愤怒的风筝——大方凳上的风筝。

  师:“愤怒”能不能换个词?

  生5:我觉的是“胜利的风筝”——对哥哥来说。

  师:对弟弟来说呢?

  生5:受伤的风筝,很绝望。

  师:绝望的风筝。还有比较好的词语吗?

  生6:被哥哥踏扁的风筝。

  ⑷生7:瓦片风筝是憔悴可怜的风筝。

  师:故乡春二月的风筝是回忆的风筝,鲁迅怎么会想起这个呢?

  生1:在北京看到后想起了故乡的风筝。

  师:故乡异地有一个情感,——在北京某地呆得舒服吗?如果舒服,会称北京为第二故乡。书上用“浮动”,我们说风筝飞起来一般用什么词?

  生:漂浮飞起来翱翔飞翔

  师:为什么用“浮动”?

  生:异地的是孤独的。

  师:悲哀的风筝,是浮动的风筝。

  异地浮动的风筝让鲁迅想起了故乡的怎样的风筝?

  生:温和、欢快。

  师:异地浮动的风筝——故乡欢快的风筝——再想起被踏扁的绝望的风筝——补过的风筝——还有一只风筝最后堕着!这只补过的风筝送出去了吗?

  生1:在鲁迅先生的心里!

  生2:两人都老了,这风筝永远在鲁迅的心里堕着,送不出去了。

  师:这是一种悲哀啊!(这样的作结也真臭。)(可追问送不出去的原因只是因为都老了吗?这里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提升时机,可惜我又错过了,真对不起学生啊。)

  五、思文本,谈人物

  对文章中哥哥和弟弟的行为你是怎么看待的?

  生1:弟弟不记仇。

  生2:哥哥知错就改。

  师:知错,改了吗?没有改的机会。他想改但是没有改的机会啊!只能说知错想改了。

  生3:自私的哥哥。

  生4:高傲的哥哥。

  生5:有宽容心的弟弟。

  生6:向往风筝的弟弟。

  师:大家一起把弟弟喜欢风筝的句子齐读。

  生:齐读。

  师:我觉得文中能读欢快点的也就是这几句了,为什么?

  生:因为弟弟喜欢风筝。

  师:读出欢快的语气表现弟弟对风筝喜爱,也更能反衬出哥哥的粗暴,以及后来的忏悔。请同学们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对哥哥、弟弟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评价,弟弟是宽容的,他为什么能宽容哥哥?(你怎么看弟弟的宽容?这样问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多。)

  生1:亲情。

  生2:兄弟。

  师:也是手足情。

  生:不想宽容也不行,可是自己小,没办法。(

  师:想过反抗吗?划出书上的词语。

  生:惊惶失色绝望

  师:无反抗想法,认为哥哥说的是对的。绝望了,无能力,也无想法。

  我们在这知错想改中读出了一份亲情,一个亲情的故事。鲁迅先生是想改的,但没有改过的机会了,于是留给鲁迅先生的是无尽的悲哀!今天我们读出了亲情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再来读这篇文章,还会有更多的思考的。因为大家的文章总能让人常读常新。
 
  

阅读()

你可能需要